短短兩周慘絕人寰的災難旋踵而至,著實令人難過。此時飛安疑慮呼聲大作,旅客搭乘飛機的恐懼感加深,馬公機場內的搭乘旅客明顯變少仔細想一想,不搭乘飛機,使用其他交通工具,難道就有比較安全嗎?

 

    這段影片談論有關「風險」的一些概念

   

    影片中主持人一開始就大膽推測坐在螢幕前觀看影片的點閱者死亡時間。他分析過去的統計資訊,推論出正在觀看此影片的人,超過50歲的閱者明年就會在1120842分過世;2073年是點閱者的平均死亡年;明年更有343人離世而無緣再看到他自己的新影片。

 

    上述的數據都是統計數字中的平均值,但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自己會這麼倒楣,或者活得比平常人(統計平均值)還久,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因為我們常常忽略「風險」的重要性。

 

    學者K.C.Cole指出:「人們只會對那些突發奇然的、戲劇性的、災難性的或極端的風險感到擔心,進而去避免或預防這樣的狀況發生。但是如果這些風險出現在日常生活、看似安全的事物上,比如說交通意外、跌倒、慢性疾病等等,這些因素雖然具有致命性,但因為人們常抱持著「這危險的事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這種的消極態度,進而忽視其危險疏於預防。

 

    K.C.Cole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如果現在抽菸都對身體健康無害,但是在每一萬個香菸包裝內都裝置一個小型詐彈,只要一打開就會被炸的頭破血流,人們自然而然會對香菸敬而遠之。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如果風險是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內,就算風險提高幾百幾千倍,人們仍然願意去承擔(例如新聞常會播報車禍意外相關的新聞,但是人們仍然願意開車出門)。相反的,如果風險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哪怕風險發生機率是微乎其微,但是一聯想到皮開肉綻、慘不忍睹的爆炸場面,就不免擔心悲劇的當事人成為自己,大多人不願承擔這樣的選擇(買香菸會炸毀自己雖然核電廠有爆炸的風險,但不是自己所能掌控或其他機率很微小、毀滅力量大的事件…);諷刺的是,每天所發生吸菸致死的人卻比香菸盒放置炸彈的人高很多很多(世衛組織統計每年大約有600萬人死於菸害)。而近日的澎湖空難,許多人對搭飛機有所恐懼,因害怕同樣的慘劇發生在自己身上,倘若飛機一失事,搜救過程艱辛乘客必然凶多吉少;其實,飛機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因為數量少,相對基數少,又加上每次事故報導都傷亡慘重,或許大眾才會有搭乘飛機是危險的錯覺何不想想你搭乘捷運、自己駕駛汽車、走路上班所可能遭遇的死亡風險比飛機大上N有聽過空中的飛機相互對對撞的「機禍」嗎?

 

    Abraham Wall這位數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提出一個創新的見解-「生還者理論(Survivor Syndrome)。在二戰中飛機變成普遍的戰鬥武器,而當時盟軍的高階將領與飛機工程師正在討論到底要將裝甲加強在飛機的哪個部位,才能保住飛行員的性命。當時因為許多從戰場上生還回來的戰鬥飛行員,他們的機翼、機尾還有機身都佈滿敵軍砲火的彈孔,他們因此認為要加強上述的飛機部位,才能在往後執行任務時增加飛行員的存活率。但是Abraham Wall可不這麼想,他認為這是「生還者迷思(Survivorship Bias)」,他們之所以能夠平安歸來,完全要感謝他們的駕駛艙附近的裝甲夠厚,敵人沒射中駕駛艙,他們才有機會存活,而不能聽取將領的意見要在不相關的地方加重防護。換句話說,那些在戰場上殉職的飛行員其實就是駕駛艙部位的裝甲保護不夠,飛機才沒辦法承受敵軍的高空砲火。自從後期的飛機加強計畫採用Wall的意見之後,果然保護了成千上萬個飛行員的生命。但諷刺的是,Wall夫婦雙雙卻死於飛機意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無法預測你會如何死、哪時候死。(雖然該影片有網友留言:我要證明我可以預測自己的死期,說完就拿來福槍往自己腦袋補上一槍)縱使死亡難以預測,我們仍可以從一些個人的生活習慣,進而推敲出自己的「微死亡」與「微生命」。Micromort(微死亡)是美國史丹佛大學Ronald Howard教授所提出的他認為從事冒險的活動,例如高空跳傘、飆車、服用毒品等活動都會增加自己百萬分之一左右的死亡率(死亡率依該事情的危險度增減)。而與微死亡相反的就是Microlife(微生存)」,這是由David Spiegel教授所提出的。他說,如果你願意從事一些對自己生命延續有益的行為,例如一天短短做30分鐘的運動、少吃高糖高鹽高油脂的食物、多接觸大自然等等,就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微生存」因子,對自己的壽命而言是個「成本低、效率高」的投資!

 

    從年初的服貿爭議、江子翠捷運喋血案、澎湖空難到八一高雄氣爆,小島的台灣一而再再而三地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吾人的生命安全著實感到徬徨與無助,生死有命生活中處處充滿危機我們是活在危險之中。絕望、失落、傷心會像傳染病一樣,從當事人間漸漸蔓延到每個人身上,新聞媒體推波助瀾下,遂引發如此之質疑。

 

    風險雖然無所不在,不過只要透過有效的預防,減少「微死亡」的發生使「微生命」增加,個人風險就可以降至最低。英文有一句諺語─「Prevent is better then cure(預防勝於治療)」,如果高雄的化學救災單位能夠在平時做好防災演練、如果爆炸發生前能及時解決住氣體洩漏的問題、如果政府與工業局能及早評估所有地下管線的詳細分布等,相信以上的問題如果能夠事前就「未雨綢繆」,相信也比事後的「亡羊補牢」所付出的代價還少。

 

    「天下之事,常始於至微,而終於大患。使以為不足至,而終至於不可為。」古人已言,日常生活必須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不過,與其擔心下一個受難者會不會輪到我,不如思考還有多少美好的事情還沒有被自己給碰到,璀璨的未來何必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arrow
arrow

    幻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