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S:這個文章真正標題是:。由於日本福島核電廠之災難使的台灣社會

重新審視核能安全和能源政策問題。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您會如何

抉擇?請擇一立場進行闡述,切莫用折衷的迂迴論述方式。(600字以內)(已經一千多字了 囧)

 

這次311不但震的日本人人心惶惶,也震出許多臺面下潛在的問題所在。

況且除了地震,還有接下來引起的海嘯,以及受海嘯影響而使冷卻系統的電力失

效所造成的氫爆、爐心溫度過高而熔解、輻射外洩等等的問題更是讓全世界的人

都相當緊張,深怕下ㄧ個核能輻射就會漂到我家,好在最後藉由福島核電員工、

消防隊、自衛隊的全力搶救之下,情勢雖然壓制住了,但是已經散發出來的輻射

線以及排放的輻射水仍然會繼續飄散下去,而這幅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恐怕不是

短時間能消除的。

 311日本東北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隔天福島電廠隨即傳出氫爆,之

後全球對輻射污染的擔憂隨之擴大,深怕下一個受害者就是我家。而這次之所以

會發生如此慘重有以下重大原因:第一。海嘯破壞了供電系統,以致冷卻系統失效。

第二,東電的反應慢半拍,沒有再第一時間採取立即的應變措施,使之錯過黃金救

援時間。第三,事故發生很早之前,就有官員透露該核電廠設施缺乏檢查,即有可

能有重大瑕疵,而東電當局卻不當一回事,才會間接釀成如此大禍。尤於上述原因

才會讓每個地球上的人們對核子能源蒙上一層陰影。

話說回來,如何在增進經濟與環境生態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一項重要的議題。

核能發電的成本低、便宜、低碳排放(甚至全無)、輸出能源效率高等的種種因素之下

更是讓許多人為之推崇。但是安全不安全這一再基本不過的問題,卻仍讓人直憂心。

例如日本整個本洲幾乎都位於太平洋的地震鏈當中,況且太平洋板塊硬是和北美版塊

相互衝擊再一起,此一對撞摩擦的結果,除了這次的9級地震,更引發接踵而致的大大

小小餘震。再回來看看我們台灣,我們本身是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地殼運動

的中間點,因此也是存在於一個地殼變動不穩定的區域。專家也預言台灣將會在未來

幾十年內再發生大型的地震或是海嘯,對此一說,台灣的四座核電廠的防護設施撐得

住嗎?就算抵擋的住地震還抵擋的住海嘯嗎?萬一核電廠房輻射外露。相關單位的緊急

應變措施又會如何應付?對此,我是對台電有所顧慮的。要不然另外個方法是核四廠

建成之後,逐漸汰換掉其他舊型電廠,並在之後慢慢減少對核能的依賴,發展其他替

代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潮汐、生質能,以及向低耗能、低碳排放、低污染能源產

業邁進。

 支持核電的人士說核能是最具有經濟成本的低碳能源、環保又省錢。我並不反

對此一說法,但台灣核電廠蓋在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之中真的沒問題嗎?核四興建過程之

中為了趕工及施工方便、擅改設計圖還淹過大水(辛樂克颱風)的情形下,我實在很難

放心台灣有四座不定時「核彈」處於我們生活週遭。而且,萬一真的不幸發生核能外

洩慘劇,台灣地形這麼小,人還能往哪跑呢?

 

 

版主自白:其實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參加台灣民主營的報名審查資料之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幻夢 的頭像
    幻夢

    A-SHAN的時事討論(籌備新站中...)

    幻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