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場演唱會完售! 買不到票粉絲氣憤想破門江蕙告別演唱會票超難搶 傳遭踢爆「購票黑箱」有內幕周星馳告訴你「江蕙演唱會的門票有多難買?」,諸如此類新聞在江蕙宣布退出歌壇之後,這消息在歌迷心中彷彿丟下一顆震撼彈,所有聽到這消息的粉絲無不如火如荼地搶購如此「絕後」的演唱會,為的就是把握體驗歌后天籟的最後機會。但是就在演唱會門票的需求量遠遠大於供給量之際,讓許多黃牛票有機可乘,最便宜的800元已經喊價到9000甚至還有拱到123萬的黃牛傳聞短短幾天比台北市的房價漲幅還要快,都可以都足夠買一間小套房了。眼看搶購風波不斷,許多買不到票的歌迷不只會抱怨寬宏售票公司,也會隨著不肖商人的隨意哄抬價格而怒氣值爆升,這樣的搶購熱潮到底是好是壞? 相信麥克‧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會這麼跟大家解釋:

 

沒有人喜歡排隊,甚至經濟學家也認為排長隊去取得商品或服務,是浪費且缺乏效率的,這也代表現有的市場價格體系無法調節供給及需求,而黃牛票的出現也是反映了自由市場可以有效自行分配財貨,允許人們進行有利於雙方的交易,可以讓市場將財貨分配給最珍惜它們的人,而這是根據人們付錢的意願來衡量的;但是這個前提不能被「先到者先享受服務」的排隊文化給接受,一般市井小民可能要在各大便利超商、售票網站、寬宏售票口前苦等許久,花了幾天幾夜排隊(無論是在室外餐風露宿還是在電腦螢幕前呆坐許久)好不容易買到演唱票券的機會,每個買到票的幸運兒無不如中樂透般的歡欣鼓舞,也讓演唱會尚未開始巡迴之前就營造全台民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

 

回到黃牛票的爭議來看,古典自由派的人看法主張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購買或銷售他們想要買賣東西得自由。古典自由派反對禁止(也就是支持)販賣黃牛票的法令,理由是他們反對禁止賣淫和人體器官銷售的法令是一樣的:他們認定這類法令侵犯了個人自由,妨礙了成年人自己做得選擇;而功利主義人士可能會說,只要是能促進整體社會福祉或將社會效用增至最大,那麼既然買黃牛的人跟販賣黃牛票的人都能從中獲得好處,花一百多萬聽演唱會也甘願,那麼為什麼我們雙方不能達成交易協定呢?再說,自由市場是藉由「將財獲分配給最珍惜的人─根據人們付前的意願來衡量」,進而達成「經濟效率─社會中每個人的福祉擴大到極致」,而黃牛票就是收取市場最能容忍的最高價格,來協助確保有最高度購買意願的消費者能夠買到票。

若自由市場倫理沒錯,那麼排隊倫理又是如何呢?為什麼社會還是要杜絕黃牛不可?第一,賣黃牛票隊於無力負擔萬元甚至百萬元起跳的中下層人民而言,是不公平的;再說,及使買賣黃牛的行為是為了使社會效用達到最高點,自由市場恐怕還是不比排隊可靠,理由是:「為某種財貨付錢的意願,並不能代表誰最珍惜這項財貨」。真正想去參加江蕙演唱會的台灣基層民眾,或許並沒有能力買到一張票,原因就單純是因為沒有錢(去買到誇張如台北房價的黃牛票);而恣意以高價販賣手中高昂黃牛票的商人而言,他們哪重視這幾場天后的演唱會?他們只重視錢$$$$$$$$$$$$$$$$$$$$$$$$$$$。但是為黃牛票辯護的人可能會說:「排隊是給予擁有最多空閒時間的人特殊待遇」(這麼說,不知道愛排隊的台灣人民會如何感受),話是不錯,但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在「市場給予擁有最多金錢的人特殊待遇。」。如果說市場是根據付錢的能力及意願來分配財貨,那麼排隊就是根據等待的能力及意願來分配財貨,而我們沒有理由認定,為某項財貨花錢的意願,一定會比該財貨等待的意願,更足以衡量該財貨對當事人的價值。

第二,會造成「腐化」。腐化指的不是指有賄賂和非法付款,若要腐化某種財貨或社會事務,就是降低其層次,也就是以較低、而非適當的衡量模式來看待它。江蕙會封麥,我相信她應該是出自於好意,讓許多江蕙的粉絲能在她及將告別歌壇之前,能及時參與最後的音樂饗宴。畢竟她本人不只有「名望」也有「人望」,這也是她能吸引到國內年輕偶像歌手(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S.H.E)並且幾乎無負面新聞的原因。再來是江蕙也曾在台灣經歷大災大難時跳出來幫忙,例如去年高雄氣爆時也願意捐兩百萬,希望能安撫當地的災民,上述的種種好形像也是歌迷欣賞她的原因。而這次搶購熱潮引發的黃牛票、黑道介入肢體衝突購票糾紛等等社會現象應該也是江蕙始料未及的。江蕙演唱票是商品,演唱會的黃牛買賣是社會事件。若試圖將這種現象的經驗化為商品,就有破壞掉整個經濟的風險;通俗一點的講法是說,演唱會票券是歌手與歌迷之間的一份禮物,若將這份票價的價格訂定一般人無法認受的標準,就會破壞她與粉絲之間的禮物關係,破壞了江蕙原本想要送給歌迷們最後的餞別氣氛。而且從小我們就被告知「輪到你才能使用」、「不能插隊」、「先到先服務」等等觀念,長大之後才逐漸了解「拳頭大聲音就大」、「錢能使鬼推磨」、「買黃牛票、請人排隊、關說特權就可以不用傻傻排隊」等等現象就會讓社會倫理退步以及整體社會效用下降,買到票的人並不表示他們想要看演唱會,而僅僅代表他們「有能力」買到演唱票券,炫耀其權力、資本、能力的雄厚,以至於想看的人看不到,不想看的人(賣黃牛者)卻賺得到。讓身為一般基層百姓的我們只能望洋興嘆,自怨社會的不公義,浪費了資源的分配不均。

最後,江蕙搶購事件除了黃牛票之外,也可以點出三個問題:一、政府既然得知江蕙要告別歌壇,就應該提前做好抓黃牛的準備,或者提出相關應變措施,但是並沒有。二、寬宏售票是個有「前科」的問題代理商,江蕙經紀人或者廠商會找這樣的單位作為轉售單位,簡直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三、後來我自己想想,江蕙這麼大咖的歌手,其實無論他要不要發出封喉聲明,她的演唱會也一樣會造成搶購熱潮,只是差別在於社會觀感的程度罷了。

 

 

 

不知道江蕙對於台灣發生這樣的搶購現象會做何感想

 

★1/8 AM 7:16更新:江蕙演唱會加碼10場 不給寬宏賣票★ 

 

資料引用來源

  • Michael J. Scandel著,吳四明、姬健梅譯,《錢買不到的東西》(台北市:先覺,2012年),頁35-64
  • 網路新聞平台:ETtoday 新聞雲、蘋果日報
  • DISP網站: Re: [新聞] 她批封麥是飢餓行銷 對江蕙「只剩不屑作者: pau3 ()  http://disp.cc/b/163-8oZj
  • Gooole圖片
arrow
arrow

    幻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