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醒:此篇有近四千字,不喜字多者請回上一頁吧。 

 

 

         閱讀完慶龍的文章後,直覺他的文筆實在妙筆生花、文情並茂,對比之下我其實遜色許多。博士生的功夫底子就是不同,論視野見解、論價值觀都有一套自我論述。

        在討論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談談慶龍哥,也就這位我所認識的陸生。初次與他見面時是參加一個我朋友所推薦的營隊活動「人民頭家營」,在營隊中的陸生比率占最多,不過可能是緣分的關係,這位陸生就和我特別要好,個性忠厚老實又親切善良,雖然他因為有事而提前離開了營隊,不過我們並沒有因此斷了聯繫,反而我跟他在網路上偶而還會互相問候一下,他也樂於在Email分享要到西班牙求學的心情,同時因為離開中國到了外國比較有機會接觸臉書,我有時也會敲視窗與他閒話家常,得知他的近況之後,我慶幸他一切過的都好。至於那篇「一位陸生眼中的台灣」是他在台灣待了一陣子之後的經歷與感受,用誠摯的筆調來記錄他對這塊土地的看法。

        在文章的初端,準備前往台灣的那份雀躍之情,作者不斷在腦中勾勒出對台灣的各種遐想與藍圖,以及親自踏上這塊土地之後,所感受到預期與現實的差別。「景點是被金錢異化,普通的街頭巷尾才能品出真正的台灣」,的確,觀光景點本來就是給觀光客去的地方,真正的庶民文化要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街小巷去細細品味。在作者的眼中,台北光鮮亮麗的背後,仍然有許多隨意亂丟的垃圾、斑駁老舊的房子;高雄的騎士們各個都要戴上口罩,彷彿人人身上的衣服配件,這同時也突顯了在工業區所製造的空氣汙染之下,人們也不得不自保。台灣人民親切友善,作者也確實感受到了,不會因為沒有買東西而擺臉色。排隊等候捷運、火車、公車時井然有序的秩序,也讓他了解到台灣的禮儀文化是如何融入百姓生活。

        其次,作者也透過作家吳濁流所寫的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勾勒出台灣過去至今的處境,「台灣則更像是一個孤島,她的孤獨,不是源自於地理位置,而是人的心靈。」。不只在國際情勢上像座孤島,人民的眼界彷彿也受到孤島所限,只在意與自己有關的社群圈,而對於新聞、政治、時事等等卻毫不在意。圖書館淪為「休息室」,坐擁寶山(圖書知識庫)而不知(只管上網聊天)。許多人不過問發生離自己十公尺外的事情,只關注於自己今天吃了什麼大餐、到哪裡玩、如何慶祝生日等等;相對於外國人知道台灣在哪裡,還能對最近發生在台灣的新聞琅琅上口,我們不禁捫心自問,連外國人都對台灣這個蕞爾小國有所了解,為什麼我們也不多開闊自己的眼界,多去關懷我們自身以外的人、事、物,多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呢?台灣的基本處境,是有個強大的鄰國不承認台灣的主權,導致台灣的生存仰賴遠在天邊的另一個強國,這是台灣人對整個國際情勢需有的基本認知,美國人沒有國際觀頂多被笑一笑,台灣人沒有國際觀可是會亡國的。[1]再者,作者也對台灣的歷史表示了意見,他覺得憑什麼台灣人比較喜歡日本人,而對於二二八原兇的國民黨卻窮追猛打;日本人對台灣的傷害有比國民黨小嗎?我想說的是:日本人雖然殖民過我們,同透過很多手段想讓我們「皇民化」,而且也使用高壓的統治,讓許多人民遭到不平等的對待,但至少他們統治台灣將近五十年的歲月中,推動了許多公共建設,像是鐵路的開發、港口的興建及促使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像是將台灣工業化、甘蔗外銷,成立銀行等。還有引進西方文化,像是美術、電影,都成為了我們現在休閒的一部分;還有很重要的教育部份,日本人讓台灣人就讀學校,統一受國民義務教育。[2]就算如他所言,台灣只是為了做南進政策的跳板,起碼日本願意將台灣視作長期建設,現今台灣所保留下來的語言(便當、機車歐多拜)、文化(廢除鴉片、纏足、辮法三大陋習)、建設(總統府、醫院、鐵路)、古蹟(國立台灣大學前身為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博物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甚至價值觀等等(準時、禮貌、守法),還有很多都是從日本殖民時所遺留下來的。比照台灣光復前,百姓歡喜脫離日本統治之後,接收來台的殘兵敗將的國民黨軍隊,加上紀律敗壞的軍隊不斷隳突百姓,讓人民反而懷念起當初日治時期過的還比較好,而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後非但沒有好好經營,反而放任貪官汙吏、軍警單位等胡作非為,再加上陳儀身為台灣最高行政長官卻獨攬大權,放任經濟崩潰,導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加上無視本省與外省人的不平等待遇,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才爆發228事件。我懂也許中國人民很常提南京大屠殺死了中國幾十萬人,但是蔣介石與當初的國民黨前後將近殺了千萬人(從國共內戰到白色恐怖)!你相信嗎?未經法院審理的犯人、軍法判刑、地方國民政府殺害百姓等等事件更是不計其數。

        公民素養在台灣的確有待培養,很多人上街遊行、罵政府官員,甚至大聲質問教育部長、丟縣長鞋子,看似只是為了他們的個人或團體的利益才這樣做,也許偏激,也許亦或不理性,但你有沒有想過政府到底有沒有理性地為人民設想,讓百姓過更好生活?還是說政府根本無視民眾的心聲,9.2%的民調又如何、強拆房子說是為了「公共利益」、旺旺集團收購媒體是市場自由、兩岸服貿協議通過是為了提升台灣經濟實力、洪仲丘下士被軍方虐死的事件不如選黨主席來得重要?很多荒謬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人民沒辦法透過「正常管道或體制」去提起訴願以維護自身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只好用比較「搏媒體版面」的動作去引人起注意,如果他們不主動去爭取自己的權利,還有誰會為他們捍衛權利?而最近的「1985公民行動聯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因為洪案,許多來自各個社會階層、不分藍綠、不同意識形態的人,一起聯合起來對這個政府施壓,迫使政府正視人民的聲音,並且將「政府應該是人民的公僕」、「人民不該懼怕政府,政府才該懼怕人民」、「人民頭家」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再說,這類NGO的公民組織不斷在這幾年中出現,為的可不是少數人的利益,而是全體人民的福利!

        台灣的宗教信仰也是一大特色,早年清朝統治台灣時,中國沿岸的泉州、漳州居民大量渡海來台。而當時台灣海峽,俗稱「台灣黑水溝」風浪很大,所以準備渡海移民的人都攜帶神像、香火、香灰做為護身符,其中以媽祖神像最多,因為媽祖是海神,所以神像常被安置在船上,以祈求她保護航海安全,例如澎湖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中繼站,上面最著名的一級古蹟「天后宮」就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而在先民開墾初期,由於荒地醫療資源不發達,只要有疾病流行,就會造成許多人死亡,所以當時人們都信瘟疫之神「王爺」。王爺又稱「千歲爺」、「府千歲」,有很多不同的姓氏,傳說王爺可以驅除疾病。所以人們相信他可以庇佑身體健康。到了後期,村落漸漸繁榮,信徒就興建各種的寺廟,來感謝神的保佑,所以媽祖和王爺也就成了臺灣寺廟供奉神明的二大系統。在當時,寺廟不僅是居民的信仰中心,而且兼具教化、救濟等功能。[3]其實台灣的宗教發展深受曲折多變的歷史影響,如政權的更替、宗教本身的組織力與傳播力、社會民情的影響力等等,特別重要的是台灣的風土民情,對宗教有很高的接受度,台灣人的宗教心經過歷史的淬煉可說是更久不衰。[4]因此如今才能看到許多廟宇前香火鼎盛,許多善男信女都前來虔誠地朝拜,在這變動無常的社會裡,人們尋求宗教上的歸屬可說是一項精神上的寄託。

        除此之外,台灣憲法第十三條有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兼容並蓄。有的人虔誠上香,有的人禱告跪拜,無論是何種宗教,都令他們的心靈獲得慰藉,在茫茫的社會中旬尋得一種解脫。順道一提,本人是不知道法輪功到底是不是何一種宗教,不過我認為這個團體是良善的,不是中共官方所言的邪教!

        最後我要發表自己的一些感想:身為台灣人,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台灣當前國際處境再怎麼窘迫,國內政府不恤民生,企業壓榨本國勞工,種種指標都彷彿顯示著台灣遠景一片慘淡,令人憂心忡忡。身為一介小小研究生,只能引用「雙城記」的開頭這句佳句─「這是最壞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好的時代」,幸福並不會從天而降,問題放著,它不會自己解決,我們現在所享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前人種樹的因,我們才得以享受現在舒服生活的果;不過現在,甭說種樹,現在許多既有的樹木已遭人砍下,我們能坐視不管直到我們的權益被犧牲的一天嗎嗎?愛因斯坦曾說過:「這個世界上不會被罪惡多端的人毀滅,而是那些冷眼旁觀,選擇緘默的人」,沉默已經變成邪惡的幫兇,別再袖手弗為了,我們必須讓這個會變得更好才行;不過改革不能一廂情願,每人心中理想其實與現實有所落差,想貫徹自己心中的理想、改革這個社會得靠手段,唯有不斷往上爬。漫畫『鋼之煉金術師』裡面的馬斯坦古上校說過的一句經典名言:「為了貫徹心目中的正義,我必須無論如何不斷往上爬」,[5]這個世界不也是這樣的運作的嗎?

       

        對我來說,台灣這塊土地帶給我很多特殊的記憶與感情,因為這是我出生及生長的地方,當家鄉遇難、受到威脅或是遭遇不平等的待遇,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家鄉變得理所當然的,這是身為一位台灣七年級末段生年輕人的真實心聲。

 

註1:這位陸生所寫的原文《冷眼向臺——一位陸生眼中的臺灣》,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82%B5%E6%85%B6%E9%BE%8D/%E5%86%B7%E7%9C%BC%E5%90%91%E8%87%BA%E4%B8%80%E4%BD%8D%E9%99%B8%E7%94%9F%E7%9C%BC%E4%B8%AD%E7%9A%84%E8%87%BA%E7%81%A3/243099899177541

 註2:感謝阿文的瀏覽過目,特別是謙哥勞神費心幫我批閱校正,在此致謝。

        台灣這個國家孕育了我,出生再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就如同媽媽懷胎十月生育,費了一番苦心,而現在我長大了,該努力打拼,好回饋給媽媽當初給予的母愛,表達感謝,如果媽媽(台灣)受到威脅,也要勇敢為媽媽挺身而出,這是身為一個台灣之子的真實心聲。(由於這段比喻似乎不恰當,朋友叫我拿掉XD)

 

 



[1]「幹嘛要有國際觀?菲律賓事件過後……」,痞客邦部落格:http://plamc.pixnet.net/blog/post/30609818,最後發表日期:2013515日。

[2]陳亘琪,「日本殖民對台影響及貢獻」,致用高中課程報告,2008年,頁8

[3]「宗教信仰」,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http://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09。最後更新日期:201398日。

[4]林美容,「台灣宗教發展綜述總論」,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3。最後修正日期:101425日。

[5]「隨筆: 社會運動有感」,痞客邦部落格:http://gn00116743.pixnet.net/blog/post/47744098。最後瀏覽日期20131010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幻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